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银盛通POS机:“一机多码”暴利时代终结,支付行业迎来最强监管风暴!商户如何避免踩坑?

作者:银盛通 发布时间:2025-11-21 来源:

支付行业迎来史上最严监管,一机多码的暴利时代正式终结。

最近,不少商户发现自己的POS机突然开始扣除299元的高额手续费,以前可以随意切换商户的机器也不好用了。这背后是支付行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一机一码”政策已全面落地。

自2021年央行发布《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简称259号文)以来,各支付机构持续加强对支付受理终端的管理。截至2023年底,拉卡拉、合利宝、银盛支付等多家支付机构已宣布全面完成“一机一码”改造。

01 政策背景:央行重拳整治支付乱象

央行在2021年发布的259号文明确规定:1台银行卡受理终端只能对应1个受理终端序列号,即“一机一码”;同时,1台银行卡受理终端只能对应1个特约商户,即“一机一户”。

这一政策的核心目的是确保银行卡受理终端序列号不被篡改,保证终端和商户关联对应关系在支付全流程中的一致性和不可篡改性,从而有效打击POS机跳码、套现等违规行为。

央行在2023年9月召开了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工作会,明确指出“将始终坚持严监管基调,以‘零容忍’态度坚决处置违法违规行为”。

监管层面为何如此重视“一机一码”政策的落实?主要是因为过去“一机多码”模式下,支付机构为追求利润会进行“跳码”,替换真实商户为虚假商户,导致信用卡用户触发银行风控,出现降额、封卡等情况。

02 监管升级:厂商支付公司双双受罚

随着监管力度加大,近期已有多家终端厂商和支付公司因违规受到处罚。

11月18日,厦门顶佰熠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严正声明,回应其终端设备出现“一机多码”异常情况。而早在10月10日,该公司就因违规被银联标识产品企业资质认证办公室取消了终端生产企业认证资质。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个半月时间内,银联已累计对六家终端厂商开展资质处置。除厦门顶佰熠外,上海加岩、石家庄朝露等五家终端厂商也因存在各类违规问题被暂停认证资质。

终端厂商受罚的同时,支付公司也未能幸免。近期行业内流传出“7家支付公司被罚暂停新增3个月,6家支付公司被警告”的消息。尽管具体处罚细节尚未最终确定,但各支付公司均已紧急进入自证阶段。

这种从厂商到收单方的穿透式处罚,大大压缩了违规操作的空间。

合规.png

03 行业影响:支付市场重新洗牌

“一机一码”政策的全面实施,正在引发支付行业的深度变革。

对于支付机构而言,行业正面临重新洗牌。不合规的小型支付机构被淘汰,而拉卡拉等持牌支付公司凭借合规优势和强大运营能力脱颖而出,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

同时,支付机构对技术升级的需求增加,电子签名、安全加密等技术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推动行业技术创新。

对于商户而言,“一机一码”政策意味着终端设备成本的增加,但交易安全性显著提升。部分支付公司推出“商户名称修改”等功能提供便利,但核心仍是保证交易的真实性与可追溯性。

金融科技专家苏筱芮表示:“支付行业将回归支付业务本源,围绕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及小微商户开展良性竞争。”

04 商户应对策略:合规才是出路

面对不可逆转的“一机一码”趋势,商户应如何应对?

选择正规渠道办理合规设备是首要任务。商户应优先选择与持牌支付机构合作,确保使用的是在央行备案的“一清机”,避免“二清机”的资金风险。

分散交易风险也是一种有效策略。由于单台POS机绑定固定商户后,用户长期频繁刷卡易被银行判定为异常交易,多备几台不同支付公司的POS机可以模拟真实消费场景。

商户还应警惕近期出现的各种高额扣费现象。不少用户反馈,最近多家支付机构开始收流量费,甚至还额外扣除高额手续费(如1万收299元)。这实际上是支付机构在监管压力下的最后收割。

随着2025年12月终端整改最后时限的临近,商户应主动更换合规设备,避免因终端不合法规导致交易中断。

未来支付行业将呈现显著的“马太效应”——不合规、规模小、管理粗放的机构终将被淘汰,而具备合规能力、规模优势与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头部机构将主导市场。对于商户而言,唯有顺应监管趋势,选择合规设备,才能在这场支付变革中行稳致远。

如果你在使用POS机的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添加我们的微信号:7675863,我们一起交流探讨!

上一篇:没有了

电话:13116624882

QQ:

微信:7675863

邮箱:7675863@qq.com

客服微信
收缩

13116624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