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轻松赚钱”的诱惑,但这些看似美好的机会背后,可能隐藏着洗钱的陷阱。洗钱并非只存在于电影中的“高端犯罪”,它可能就在我们身边,通过一些看似平常的“顺手帮忙”或“投资机会”,让你不知不觉中成为洗钱链条的一部分。
案例分析
案例一:投资骗局
X先生接到一个自称某证券投资顾问的电话,被拉入一个投资数字货币的微信群。群内有人频繁晒出盈利截图,X先生信以为真,通过扫码下载了一个虚假交易平台,并向多个银行账户转账共计500万元。数日后,平台关闭,微信群解散,X先生被拉黑,资金全部损失。
洗钱手法解析:骗子通过社交软件和短视频平台推广“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以“保本收益”“日赚千元”为诱饵。初期会返还小额利息降低受害人的警惕,待受害者加大投入后,骗子卷款消失。受害人的资金会被混入其他赃款,通过多层账户流转,最终流向境外或犯罪团伙的口袋。
案例二:茶馆老板的无心之失
四川绵阳的一位茶馆老板接待了几名要求包间打牌的客人。这些客人多次用茶馆的收款二维码转账,并兑换现金,支付一定的手续费。不久后,警方以涉嫌“洗钱”犯罪对茶馆老板立案调查。
洗钱手法解析:这些客人偷偷拍下收款二维码发给境外的诈骗上家,上家将诈骗来的钱扫码转给茶馆老板,再凭转款记录找老板换现金。茶馆老板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帮凶”。
如何识别洗钱陷阱
三不做
不轻信“高回报”:凡是承诺“稳赚不赔”“保本收益”的投资,是骗局。
不出租出借账户:银行卡、二维码、收款账户是个人金融“身份证”,绝不能外借或出售。
不帮陌生人转账:无论对方以何种理由求助,坚决拒绝代收、代转不明款项。
三要做
核实投资平台:通过官方渠道(如证监会、银保监会网站)查询平台资质,拒绝下载非正规APP。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扫描二维码,不泄露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
发现可疑行为及时举报:如高价收购银行卡、电话卡;投资平台无法提现、要求缴纳“保证金”;陌生人请求帮忙转账、取现并支付“好处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