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POS机套路揭秘:从“天价手续费”到“流量费陷阱”,你的钱包如何被掏空?

作者:银盛通 发布时间:2025-09-28 来源:

“零手续费”“0.38%超低费率”“激活送礼品”——这些诱人的POS机广告背后,隐藏着支付行业层层收割用户的套路。近年来,从手续费暗涨到流量费频扣,用户一年被多扣数千元的案例屡见不鲜。本文将深度解析POS机的扣费逻辑、行业乱象根源,并提供实用避坑指南。

一、POS机扣费时间轴:从“温水煮青蛙”到“疯狂收割”

2018-2020年:市场费率普遍0.55%-0.6%,流量卡免费,用户感知成本低。

2021-2022年:费率飙升至0.65%-2%,流量费从36元/年涨至60-99元,部分机构改为季度扣费。

2023-2024年:央行“一机一码”政策落地后,流量费更高达198元/年,有用户4个月被扣3次(297元)。

关键点:手续费一次性涨到位,流量费则通过高频次、高金额反复收割,直到用户弃用。

二、行业乱象根源:罚款、套利与代理分润

巨额罚款转嫁用户:

2019年某支付公司因违规被罚5.7亿,2023年拉卡拉补缴13.8亿,最终通过费率上涨分摊。

2024年央行罚单超60张,单笔罚款千万起步,支付公司通过“总部压代理,代理压用户”层层转嫁。

流量费暴利链:

物联网卡成本仅3元/年,但用户被收60-198元,代理分润高达70%。

扣费方式隐蔽:默认勾选、刷卡代扣、短信通知模糊,用户维权困难。

天价手续费.png

三、用户自救指南:6步避开收割陷阱

查牌照:登录央行官网→“已获许可机构”,无支付牌照的POS机直接淘汰。

细读合同:警惕“费率及通讯费保留调整权”条款,避免后续随意涨价。

小额测试:首刷100元,计算真实费率(高于0.6%立即停用)。

投诉维权:

向支付机构客服索要收费依据;

邮件投诉至央行营管部(模板可私信获取);

7日内未解决,提交至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成功率超80%。

选择买断机:一次性支付设备费用,避免后续隐形扣费。

警惕“免费”噱头:所有“免费”POS机最终都会通过费率或流量费回收成本。

四、行业趋势与用户警示

监管趋严:央行“一机一码”政策打击跳码套利,支付公司转向流量费盈利。

代理乱象:部分代理商为提成虚假宣传,承诺“无押金”却扣299元激活费。

用户提醒:

低费率≠低成本,0.38%费率机器往往通过其他费用补足。

优先选择银行或持牌支付机构办理,避免电销、网销渠道。


电话:13116624882

QQ:

微信:7675863

邮箱:7675863@qq.com

客服微信
收缩

13116624882